《岁时记—立冬篇》作者 罗罗
时令不停,转眼立冬,要和秋天告别了。这个秋,无论还有多少遗憾,都已留在了昨日。
立冬。冬天的第一个节气。
银杏树下一层层的落叶瞬间叫人不淡定了。至此,季节有了一点点奔赴冬天的架势。
这个秋天真的很好,前两天还下雨,温度只低迷了两天,哪怕立冬,也重新回归了二十几度。
立冬日,阳光明媚,大晴天,好兆头。
阳光洒在小院的南天竹上,红色的竹叶被镀上了一层亮眼的光。纤秀小巧的叶片跟竹叶很像。时至晚秋,叶片有深红色,橘红色,还有淡淡的青绿色。更有青绿色染了红边的,更有红色的果子一嘟噜一串的悬悬欲坠,阳光下熠熠生辉。
折了几枝,有叶有果,插瓶是极美的。

平凡的小日子,就是要养一些小情、小爱、小格调,来给日子增加些柔软而明亮的光。
在我国北方,立冬之日人们爱吃水饺。饺子是源于“交子之时”,立冬则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起床后,煮了荠菜馄饨,也算应了立冬吃饺子的习俗。做好便当送走了小爱同学,日子如常,也疲倦也乏味,点上一炉小火,泡上一壶热茶,坐下,就着暖阳慢慢喝,阳光下惬意不是三两分。
今天的我盘了头,施淡妆,穿上黑色小夹袄,圆点裤,小皮鞋,在秋风的画里行走。
风里的味道每天都在变,树叶一天比一天落得多,一切都盎然着。红,粉,紫,黄,绿,青,冷暖色兼具,深秋的气息浓稠得化都化不开。

上班的路上,感受着最后的秋色,感慨人生一场,又能经得几番秋去秋来?
朋友说,她不喜欢冬天,冬天好冷。
其实对于怕冷的我来说,我也不喜欢冬天,但我喜欢冬天的雪,喜欢冬天的火锅,喜欢冬天的蜡梅。
朋友笑,我们殊途同归。。
站在冬的路口,感慨秋天真的要过去了。而晚秋里最令人伤感的是落叶之殤,可最动人的却也是凄美的落叶。
不过感慨归感慨,心里倒也没有太大的波澜。因为我知道,它只是与我们暂别。来年,它依旧会如期而至。

立冬,立是开始,冬是终也,万物收藏也。说说冬天,也说说冬字。
说到冬天,不得不说说一年四季。商朝和周朝的前期,一年只有春秋两季,所以春秋二字才有了代表一年的寓意。
直到周朝的春秋战国时期,才有了一年四季,但是那个时候不叫春夏秋冬,而是叫春秋冬夏。直到汉代的时候才正式确立了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节气始点的春夏秋冬。
随着季节的演变,冬字也一直跟着发生变化。
最初的冬和终是一个字。商朝的甲骨文用一根拱形的绳子在两端各打上一个结代表一段时间的结束。周朝的金文又在那个拱形下方加了一个日字,代表太阳被包裹住,天气开始寒冷。所以终,就有了冬的假借。
后来经过篆字,隶书,楷书的多次演变,才将冬和终彻底分开,有了当下的冬。
不管是一年两季,还是一年四季,寒冷都不会缺席。秋天之后即使不叫冬天,也是冬天了。
一年四季总是环环相扣,才能成就一个真正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立冬,我喜欢叫你新冬,一个开始,总要有一个仪式,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名字。没有你的冬天,只是冬天。有你的冬天,才是不同的冬天……
若是有你,新冬一定会不同。我们可以一起坐在落叶飘飞的树下,我们可以一起行于落叶满路的陌上…
路两旁一树又一树缤纷耀眼。还有银杏,红枫。更有叫不上名字的,却同披着盛装迎接新冬……
从前见秋叶飘零,心里多少会跟着些三情四欲泛滥,现在不会了。有时候竟油然而生一种悲悯和敬畏。

是的,世间万物,皆有其时,季节更替,总会有新的风景等着我们去感知,去遇见。
中午一个人在单位附近的河堤上散步,很安静,一种莫名的情愫在身体里穿梭流淌……抬头蓝天远阔,低头水清草柔,还有落叶……心中已是在想它们立冬后的容样了……
这样的新冬最适合遇见,在一声关于冬天的问候里,在一场落叶盛宴的旅行中,在午后问候的那一个电话是你,那一个迎面走来的还是你。
好吧,世间有凋落,才有珍惜。毕竟我们一生都在鸡零狗碎的光阴中度过,所以要时刻怀揣生活之爱…
允许日子是喜欢的样子,也接受日子暂时不是喜欢的样子。反正尽己所能,安己身,立己命,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安暖就好。
有首诗把立冬的暖诠释的特别好: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好吧,拍下秋天最高光的时刻,也留以飨立冬。天要冷了,路过的友友们,记得添衣防寒,然后谢谢你,来过我的身边,仍一直都在。
好吧,在即将到来的冬天,安顿好日子的姿势,留一扇温暖的门,给日子,给自己。
接下来,就祝我们都好在冬天吧。
2025-11-7立冬

感谢您的支持和帮助

#{{item.rowno}} {{item.content}}
{{item.reg_date | date}} {{item.acc}} {{item.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