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个 飘 满 音 符 的 周 末 》
陈 茜
六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充满着艺术气息的周末。连续两天的充电,既补足了能量,又思乡怀旧了一番,给2025年上半年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二十八日周六上午,在虎之门的中国文化中心迎来了李永亮老师的第六部十四行诗朗诵会,主题是『有一种音乐』。十二首诗,每首诗都讲述了一个有关音乐的故事;而这迥然不同的十二个故事,经过十二位资深演员的精心演绎,又被谱成了十二首不同旋律的美妙乐章。
日本华侨华人合唱协会女声合唱团的一曲『茉莉花』,不仅开启了本次朗诵会,也牵起了我的思乡情。因为此时家乡苏州的茉莉花正值花期,在我的记忆中,每到这个季节,就会有近郊阿婆一只竹篮一块青布,把串好的茉莉花、白兰花等拿到早市来卖。“珠珠花白兰花,3分洋钿买一朵”,茉莉花的花蕾圆圆的小小的,真的很像一颗颗珠珠;那糯糯的带着曲调的叫卖声似乎又在耳边响起……
李永亮老师在向大家介绍本次活动时说,或许有那么几秒钟能拨动你的心弦。听了从『致一位善良的小姑娘』到『收音机诉说的回忆』这十二首诗,其实,令人心动之处太多了。
当我的美女老乡乔风雅戴着耳机开始朗读『喜欢唱歌的人』时,令我不禁也想跟着音乐一起来唱那首『外婆的澎湖湾』;而王子江老师的嗓音洋溢着浓郁的情感,将文字唤醒了生命,把那首『我生命的灵魂』诠释得淋漓尽致;当蒋丰老师穿着喜庆的红色衬衣登台准备诵读『女儿今天做新娘』时,家有即将成婚的闺女的我已因那题目而泪目。在那悲惨凄凉的『二泉映月』二胡声中知道了瞎子阿炳的出生的秘密;还有那感人的『他把生命让给了我』,『心里的一盏明灯』等等。配乐从『For Elise/致爱丽丝』到了『Sometimes when it rains/下雨的时候』,十二首诗听完时不知何故,竟然有股犹如看过烟花后,脑海中还留有绚烂的印记但心中却是些微的失落的那种感觉。
诵读会后,是令人期待的抽奖大会。前一次,有幸抽到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提供的香兰社制的杯子;这次抱着希望,心里企盼着能否再中一个凑成双。当听到老乡乔美女抽中杯子时,顿觉再无机缘,秒变泄气皮球。然而,几分钟后,我怀疑起了自己的耳朵。因为我似乎听到自己手里被攥着的那个号码被叫到了;再次确认,方知最后那只杯子的得主正是我呢!对于我这个餐具控来说,突然拥有了一对心仪的杯子,叫我如何不亢奋!瞬间感受到了与国航间的深深缘分。
不知是否有与我同感的听众。对于喜欢用双语写点东西的我来说,特别仰慕将每首诗译成日语的高桥真理子老师。当最早知道『霸王别姬』的字幕是高桥老师所翻译时,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对照着原文读她翻译的诗时,对一些文字的表现会不禁颔首,令人时时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奢望着,是否在下次诵读会上,能请林媛老师用日语读一首高桥老师翻译的十四行诗。李永亮老师的诗,高桥老师的翻译,林媛老师那带着磁性的日语发音;只闭眼想象了一下,就觉得是一种享受。
翌日(6月29日,周日),去参加了歌手千花有黄的演唱会。千花女士是和我几乎同龄的客户兼友人,她在歌曲间的闲谈时,聊起了自己的歌手生涯是受了收音机的影响。这又令我瞬间就联想起了前一天由亚洲文化艺术协会金牌主持人怡萍女士朗诵的那首『收音机诉说的回忆』。此刻,还怀念起了我孩提时家里的那台收音机。六十年代,人均月工资还只有30多元时,在北京航天部某单位工作的父亲用100元买了一台一本书籍大小的收音机回了苏州,在收音机还未普及的当时,纯属一件令人羡慕的奢侈品。我不禁想到,如果那台收音机一直保存着的话,是否也会有与诗里的那台收音机一样的命运呢?
有人说,朗诵如同一场音乐会。每个字都是音符,每个句子都是旋律,而朗诵者则是指挥家,将文字演绎得淋漓尽致。三个月前的这场音乐会的感想,我从夏天写到了秋天才完成;估计下一场音乐会的音符和旋律一定已经早早地在等待着作曲家把它们写上五线谱了吧!
#{{item.rowno}} {{item.content}}
{{item.reg_date | date}} {{item.acc}} {{item.ref}}